您的位置:创新中国网 > 互联

互联网基因加快入局纪录片成影视新蓝海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5日 06:22 来源:和讯网 编辑:牧晓   阅读量:7268   
导读:葛怡婷[过去两年,互联网的加入,加速了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升级。从电视台到新媒体,持续发力布局纪实内容,中国纪录片缺乏品牌的局面有了较大改观]纪录片在社交网络的走红,已从偶然变成常态。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纪录片提名,《蓝色星球...

葛怡婷

[过去两年,互联网的加入,加速了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升级。从电视台到新媒体,持续发力布局纪实内容,中国纪录片缺乏品牌的局面有了较大改观]

纪录片在社交网络的走红,已从偶然变成常态。

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纪录片提名,《蓝色星球2》和《生门》两个高口碑“网红”,从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名的项目中突围,一个用最绚丽的画面展示海洋深处的渺小与伟大,一个用最平实的镜头讲述妇产科里的生存与死亡。《生门》由导演陈为军领衔的中国团队创作,《蓝色星球2》的出品方除了BBC,还有腾讯视频。纪录片在中国,已经成为内容生产者、平台方较劲的领域。

日前,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39.53亿元,年生产总值为60.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5%,而新媒体机构投资涨幅最高,达到50%。互联网的加入,加速了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升级,从业者普遍认为,纪实内容在未来将会迎来一个爆发期。

2016至2017年,在视频用户增长较为平稳的情况下,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年轻用户增长近四倍,2017年腾讯视频在纪录片的投入是过往几年的总和,去年年底,腾讯视频成立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2018年纪录片投入资金较去年翻了一番;优酷近几年投资《侣行》、《摇摇晃晃的人间》等项目获得成功之后,今年对纪实内容进行全新升级,组织架构也由支系部门升级为“纪实中心”。这意味着资源、资金在内容投入上将产生量级的增长,以及产业价值、文化价值、收费价值方面所蕴含的巨大潜能。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纪录片的理解比较狭义,在国际市场上,纪实内容属于非虚构题材,这是很宽广的市场,里面有好多种玩法。现实社会的素材非常丰富,再好的编剧也不如生活本身,生活是故事的容体,它所创造的故事绝对比编剧能够想象的更丰富、更鲜活。”在上海电视节期间举办的纪录片论坛上,优酷纪实中心总监李炳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今天的中国纪录片行业的从业者,正在寻找最时髦的玩法。

“B站改变了我对纪录片悲观的心情”

今年上海电视节纪录片论坛的关键词是“年轻”——年轻观众正在成为纪录片的观看者、分享着、参与者和推动者。聊到年轻人,在场的几位纪录片从业者不约而同地提到B站。

这个集聚了90后、00后的平台,已经成了纪录片爱好者的领地。在B站,排名靠前的几部纪录片点击量均在百万以上,打开弹幕,观众留言几乎填满屏幕。“B站改变了我对纪录片悲观的心情。”在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总监干超看来,越来越多的观众从重复娱乐、低俗搞笑中解放出来,选择拥抱这个时代的真情实感,选择高品质、深刻而真实的内容。

央视纪录频道也入驻了B站,成了拥有31万多粉丝的UP主。对于《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的走红,央视纪录频道制片人徐欢认为,节目从央视纪录频道转移到B站等视频网站之后,传播渠道变了,受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收。“B站交互式、弹幕式的互动成了一个社交娱乐的场所,比传统电视台的被动形式前进了一步,适合人们的交流和情感的释放。”

以B站用户为代表的年轻人,是纪录片从业者最想要触达的受众。“从最新数据看,互联网平台上,28岁以下的受众占比高达70%。”但从传统媒体出走的新媒体人,有时也会面临焦虑。腾讯视频纪录片运营总监朱乐贤认为,在考虑受众需求时,也意味着要将纪录片当成产品:“如何根据纪录片的特性提炼更多可看的点,推送给更多用户,怎么实现商业化或者市场化,让纪录片有一个正向的循环,至少营收平衡,这可能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互联网基因加分

李炳发现,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用户主动选择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容易形成圈层文化,比如优酷纪实内容团队配合网综《这就是街舞》打造的纪录片《这就是舞者》。“客观而言,制作流程和时间上匆忙一些,但没想到点击率非常好”。他意识到,只要内容定向准确,主打的圈层明确,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和欣赏习惯,就一定会出现爆款。朱乐贤则认为,基于未来综艺与纪实的融合,纪实与电视剧的协同作战将会越来越普遍。

同时,当更多年轻观众主动接近纪录片,也促使这个产业涌现更多年轻从业者。韩芸是纪录片《本草中华》的总制片人,她领衔的是一支由85后组成的队伍。年轻团队的好处是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对于中医药这类与当代年轻人生活相对遥远的话题,他们选择从武侠小说里的“黑玉断续膏”、让人腹泻的巴豆,还有崂山白花蛇草水这样的网红饮料入手,一点点破解年轻观众对于中医药的兴趣点。

云集将来陆续推出了《本草中华》《水果传》《中国老总》等风格多元的纪录片内容,韩芸希望,他们能产出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作品,比如即将推出的《水果传》第二季和腾讯共同出品;《本草中华》、《被点亮的星球》都与优酷展开合作,同时还与B站合作推出纪录片。她表示:“我们希望项目初始就有互联网的加入,互联网的语言和互联网的方式,让它带有互联网的基因,能够更受年轻人的喜欢。”

作为市场化的公司,收视率、点击量等数字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韩芸认为,考量一个作品成功的关键因素还是品质,“有了品质才有其他,这个节目的独特性和创作团队能否和节目一起成长,把节目做成独一无二才是更重要的。”

长线运营大IP

“我们要做引导公众需求的先行者,而不是迎合市场的追随者。”徐欢有这样一个观点。她也是今年年初《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的总导演,这档节目的流量和口碑表现都很突出。

从2005年的《故宫》,到2012年的《故宫100》,再到今年《如果国宝会说话》,徐欢一直和古建筑、古老的文化打交道。“一直想在历史中看到人的生命气息和生命状态,看到人的创造力,《故宫》里我们追问是谁创造了历史,《故宫100》是讲如何让人了解建造故宫的人和在这儿生活的人。《如果国宝会说话》是让年轻人理解古人的创造力,文物就是我们文明的创造物,国宝本身不会说话,是需要靠我们解读和理解的。”

从模仿短信提醒的片头:“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到各式各样的宣传海报,这支纪录片团队也在努力找寻易于当代观众接受的传播方式。“在我们想走近年轻人的时候,想得更多的不是去说教、教化,而是连接到历史的情境中,激发年轻人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2012年的《故宫100》每集六分钟,《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五分钟,内容精巧,适合移动端观看。徐欢介绍,央视纪录频道开通了一个短视频平台,每天一集,一年360集,大家可以踊跃投稿,频道也会投入一定的资金。“在碎片化的时代,能够让你的生活不碎片,填补一些可看的空间。”

上周这场汇集了纪录片平台负责人、内容生产者的对谈,氛围轻松。台上的几个人,手里都握着已经制作完成或正在筹备中的“第二季”、“第三季”项目,中国纪录片缺乏品牌的局面有了较大改观。

朱乐贤透露,《纪实72小时》、《风味人间》是腾讯视频下半年比较重要的IP,围绕《风味人间》的IP,还有《风味实验室》、《风味原产地》等一系列产品,腾讯视频方面会针对风味系列做长线运营,在不同的内容层次展开商业规划。央视方面则正在考虑继续打造“故宫”品牌,徐欢透露,今年会拍《我在故宫修文物——文物医院》第二季、讲述古建筑修复的《我在故宫修故宫》等。

而即将于7月上线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团队学习BBC的创作理念,徐欢称之为“性冷淡讲法”,纯讲科学知识,不讲诗意和哲思:“根据每个文物特性,量身定做语态。我们要借助很多的新技术呈现它,包括三维扫描、多光谱的技术,以及激光的扫描技术,想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国宝。”

徐欢相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媒体都是做内容的。“我相信好的质量和追求的价值其实是最好的商业企划书。”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