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创新中国网 > 经济

乐普医疗频频分拆上市或为应对国家集采和业绩下放的压力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4日 23:37 来源:金融界 编辑:子墨
导读:乐医疗的分拆子公司正在扎堆上市融资。 日前,据HKEx披露,乐普信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HKEx提交招股说明书,拟赴港主板上市这是继2021年6月25日和2022年1月14日失败后的又一次投稿 算上今年2月在香港上市并计划近期再次登陆...

乐医疗的分拆子公司正在扎堆上市融资。

日前,据HKEx披露,乐普信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HKEx提交招股说明书,拟赴港主板上市这是继2021年6月25日和2022年1月14日失败后的又一次投稿

算上今年2月在香港上市并计划近期再次登陆科创板的乐普生物,去年从科创板退市的乐普诊断,发行GDR并获证监会核准的乐普医疗,乐普系旗下还有4家公司准备上市或两次上市融资。

乐信泰招股书显示,2021年公司净利润下滑,净利率连续下降专注于肿瘤治疗领域的乐普生物,已有多项肿瘤产品流水线布局,但仍处于亏损状态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为3.44亿元乐医疗本身,上半年也延续了去年业绩下滑的趋势,营收和净利润双双负增长

有医药行业投资者认为,乐普医疗业绩在收款常态化下承压,而创新药,创新器械研发投入大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乐普医疗采取分拆业务上市的方式获得发展资金

乐信泰的收入不增加利润。

招股书显示,乐普信泰成立于1994年,致力于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

根据Jost Sullivan的报告,乐普信泰是中国最大的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产品及相关手术配件制造商,根据2021年在中国的销售确认的收入,市场份额为38.0%。

目前,公司已有13个产品在国内市场实现商业化,其中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产品和左心耳封堵器产品只是针对心源性中风及相关症状的极少数商业化产品。

但目前公司商业化主要以封堵器产品为主,在研心脏瓣膜产品多达21个,主要包括在研主动脉瓣和二尖瓣产品。

2021年5月,乐普医疗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乐普信泰香港上市的拆分2021年6月25日和2022年1月14日,乐普信泰两次向HKEx提交招股说明书目前,两份招股说明书都已到期

本次IPO前,乐普医疗及其全资子公司天地和谐持有乐普信泰86.34%的股权,其中乐普医疗和天地和谐分别直接持有85.48%和0.86%的股权此外,红杉资本持股1.92%,上海生物医药持股0.97%,CDH资本持股0.96%,怀化昊志持股0.48%

财务方面,2019—2021年,乐普信泰营业收入分别为1.16亿,1.48亿,2.23亿,增速分别为27.3%,50.1%,公司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190.9万,6877.2万,5869.7万,增长率分别为32.5%和—14.6%。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25亿元,较去年上半年的1.11亿元增长12.5%,同期,公司净利润为2425.5万元,较去年上半年的4176.7万元下滑41.93%。

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速下滑主要是由于疫情限制了左心耳封堵器产品的植入及相关销售,导致卵圆孔未闭及左心耳封堵器产品收入同比下降75.4%。

对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的下降,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毛利率下降,一般及管理费用以及分销费用占总营收比例上升的综合影响,今年上半年净汇兑损失为2690万元。

毛利率方面,2019年至2021年,乐普信泰毛利率分别为88.3%,89.8%,88.8%,保持稳定截至2022年6月30日,毛利率为87.7%,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疫情下公司相关产品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增加

相比之下,公司净利率一路走低招股书显示,公司2019年至2021年的净利率分别为44.6%,46.4%和26.4%截至2022年10月30日,净利率降至19.4%公司净利润的减少归因于净汇兑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乐普信泰的存货金额正在逐期增加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公司存货分别为1110万元,2330万元,3340万元和4030万元,同期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277天,414天,413天和435天

对于2022年上半年存货大幅增加,公司表示,上半年上海疫情复发导致公司生产销售活动暂时中断,导致原材料消耗延迟,以及公司采购原材料支持疫情得到控制后恢复生产。

根据消息显示,该公司的库存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其库存水平通常保持在3个月的产成品销售额和6至12个月的原材料供应量产品的保质期通常是3年

乐信泰表示,在过去,公司没有遇到任何重大的供应短缺或库存过剩但公司也提示,部分原材料可能到期,同时过高的库存水平会增加公司的存货持有成本,滞销风险或潜在减值损失

乐生物拟在科创板上市。

Sky—check显示,乐普生物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肿瘤治疗领域的生物制药公司,也是由乐普医疗拆分而来。

日前,两次上市受阻的乐普生物第三次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发行约1.27亿股,募集资金净额8.04亿港元。

但据媒体报道,乐普生物的上市让C轮投资人赔钱具体来看,乐普生物—7.13港元的发行价远低于C轮融资中的6.7元/股成本价,是港股18A成立四年多以来唯一一家C轮上市价格低于成本价的生物医药公司

普生物表示,就临床ADC候选药物数量而言,公司是国内领先的ADC开发企业。

和很多生物医药公司一样,乐普生物上市前还没有获得产品的营业收入,处于烧钱的研发阶段在招股书中,乐普生物表示,按照其预设的现金消耗速度,其现有资金可维持4.9个月,若能通过上市融资,预计可增至17.4个月

根据公司上市前业绩数据,2019年,2020年,2021年前8个月,乐普生物分别实现其他收入555.3万元,796.4万元,460.1万元同期,乐普生物分别亏损5.15亿元,6.13亿元和6.68亿元,不到三年累计亏损超过17亿元

日前,乐普生物的Putlizumab正式获批用于治疗此前未接受一线或以上系统治疗的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或错配修复缺陷的晚期实体瘤患者因此,Putley单克隆抗体成为第八个国产PD—1单克隆抗体

到目前为止,Putlizumab是乐普生物唯一进入商用阶段的产品但据科技创新板日报了解,目前国内PD—1单克隆抗体市场竞争趋于激烈,百济神州,君实生物,康方药业,傅宏翰林等企业的PD—1产品已经获批上市

业内预计,伴随着未来更多产品的上市,国产PD—1要想进入医保将陷入价格战在进军海外市场方面,百济神州,君实生物,信达生物的PD—1单克隆抗体相继出海受阻在这种情况下,乐普生物能否在PD—1市场获得可观的回报,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根据消息显示,作为强效抗癌药,ADC药物已经成为继PD—1之后的又一热门研究方向,这也是乐普生物重点布局的赛道目前,该公司的产品管道涵盖了7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

根据医药魔方的统计,截至2022年6月,全球有超过400个ADC,其中超过200个处于临床阶段中国有170多个ADC,其中近60个处于临床阶段

乐普生物能否在这个热门领域脱颖而出,并不容易判断在此之前,公司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普生物9月1日公告称,公司拟向中国相关监管部门申请配售不超过4.15亿股a股股票,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批准a股股票在科技创新板上市交易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25亿元,主要用于新药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营销网络建设和流动资金

根据此前公布的业绩数据,今年上半年,乐普生物实现营收516.2万元,同比增长25.5%,研发支出2.31亿元,同比下降44.09%,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3.44亿元,同比下降32.75%。

期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8.14亿元以目前的研发支出速度和公司打造50到100人商业化团队的计划,显然这些资金有些捉襟见肘,不足以支撑一批接近商业化的ADC流水线

乐医疗营收利润双双下滑。

除了上述两家公司,还有更多乐普系的子公司试图上市,其资本版图正在迅速扩张。

此前,乐普医疗还计划分拆控股子公司乐普诊断在科创板上市2021年6月,乐普医疗因可能存在同业竞争,撤回拆分乐普诊断拟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

此外,乐普基因于2016年2月在新三板挂牌,后于2019年1月终止挂牌。

公开报道显示,乐普医疗频频分拆上市,或为应对国家集采和业绩下放的压力。

该公司曾表示,自2018年12月6日首次参与药品集中招标以来,管理层已意识到药品集中招标政策将常态化因此,2019年初,乐普医疗提出了应对催收的长期策略,其中战术策略为整合,增效,稳步发展

根据公司2021年2月给深交所的回复,在整合部分,公司整合了所有与心电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涉及人工智能心电云系统以及与云系统相关的各种设备系统,内部称为人工智能事业部,外部称为乐普云志。

整合手术和手术室业务,包括吻合器业务,麻醉业务,超声刀业务,未来组建乐普外科事业部,初步命名为乐普外科。

当时的回复说乐普云志是股份制的因此,市场预期,或许乐普云志和乐普外科未来也将走上分拆上市之路

乐普医疗本身,伴随着2020年收购冠状动脉支架为主的设备业务,公司业绩开始承压。

同花顺iFinD显示,2020年,乐普医疗实现营收80.39亿元,同比增长3.12%这是公司上市以来增速首次跌入个位数区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2亿元,同比增长4.44%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06.59亿元,同比增长32.61%,归属于股份的净利润为17.19亿元,同比下降4.58%这个表现还是和国家的带量采购有关

2022年是公司在经历了三年的集采困难期后,从零开始的一年面对催收压力,乐普医疗将增长机会转移到可降解支架,药物球囊,切割球囊等创新产品上

可是,创新产品未能在短期内改善公司业绩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53.34亿元,同比下降1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68亿元,同比下降26.53%

乐医疗表示,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检测相关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0%,毛利率下降幅度更大,影响了公司业绩。

面对新冠肺炎和市场对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乐普医疗不仅加大了创新业务,还将目光投向了口腔美容领域2021年8月,公司以2.55亿元收购并增资获得苏州博思美73.43%的股权

经过多次并购,到2022年6月底,公司商誉已达33.27亿元。

目前,乐普医疗也走上了海外股权融资的道路公司9月2日公告,GDR发行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

华东某投行人士表示,欧洲a股上市公司发行GDR,将有助于其借助国内外市场配置资源,完成融资,扩大品牌影响力乐医疗认为,发行GDR可以满足公司国际业务发展的需要,拓宽国际融资渠道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