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创新中国网 > 科技

聚焦禾下能乘凉?这不是科幻!我国成功培育2米高“巨型稻”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8日 07:50 来源:geceo.com 编辑:创新中国   阅读量:4620   
导读:▌本文来源:央视新闻、澎湃新闻、重庆时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经有一个“禾下乘凉梦”,说的是水稻长得比高粱要高,稻穗有扫帚那么长,稻米有花生米那么大,甚至可以坐在下面乘凉。昨天(16日),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宣布,经过十多年研究,成...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澎湃新闻、重庆时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经有一个“禾下乘凉梦”,说的是水稻长得比高粱要高,稻穗有扫帚那么长,稻米有花生米那么大,甚至可以坐在下面乘凉。

昨天(16日),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宣布,经过十多年研究,成功培育出2米多高的超高产优质“巨型稻”。

聚焦禾下能乘凉?这不是科幻!我国成功培育2米高“巨型稻”

株高超2米、直径近2厘米的“巨型稻”

在湖南长沙县金井镇的巨型稻试种基地,经过140多天的生长,“巨丰5号”巨型稻已经进入到了灌浆期,株高达到了2米以上,单季产量可超过800千克/亩。

聚焦禾下能乘凉?这不是科幻!我国成功培育2米高“巨型稻”

虽然稻高两米,穗粒饱满,但是由于巨型稻的稻杆粗壮,直径可达18.5毫米,所以抗倒伏能力强,几次大风过后依然挺立。

袁隆平点赞巨型稻:好材料,有潜力!

聚焦禾下能乘凉?这不是科幻!我国成功培育2米高“巨型稻”

图自澎湃新闻

当天,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来到巨型稻试验基地参观,评价巨型稻称:“我们现在大面积生产的常规稻和杂交稻都是半矮杆,大概90厘米到1米,(但)这是新高杆,或者是超高杆,是个好材料,有潜力!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生物学产量高。”

稻米是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与耕地面积的减少,提高产量仍是当今水稻育种工作者的首要目标。

聚焦禾下能乘凉?这不是科幻!我国成功培育2米高“巨型稻”

“巨型稻”是在现有优异种源的基础上,运用突变体诱导、野生稻远缘杂交、分子标记定向选育等一系列育种新技术,获得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新种质材料。

经农业部食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巨型稻”杂交品种米质达到优质稻三级标准,突破了杂交稻育种中“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难关。

目前,该项研究已获得10多项自主国家专利和国际专利。

种养结合:化肥、农药、抗生素零使用,亩均纯收入超万元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与青蛙共生的和谐场景,如今也正在巨型稻的试种基地里上演。稀植且淹水深度大的巨型稻,为青蛙、鱼和泥鳅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聚焦禾下能乘凉?这不是科幻!我国成功培育2米高“巨型稻”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夏新界介绍说,巨型稻的生育期比较长,有将近160天,正好和青蛙、泥鳅的放养期相一致,所以养殖户普遍接受且很喜欢“种养结合”的方式。

夏新界算了一笔账,“巨型稻”单季亩产在1000公斤以上,以60%的出米率、米价每斤20元计算,稻米一项每亩收益近两万元。再算上每亩产出的1000公斤无抗生态蛙和300公斤无抗生态泥鳅,预计每亩稻田综合收益可达5万元。

聚焦禾下能乘凉?这不是科幻!我国成功培育2米高“巨型稻”

为充分利用“巨型稻”适宜种-养结合的这一特殊优势、提升稻田生产经济效益,2017年,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和当地相关单位合作,在“长沙农业环境站”建设了30亩“巨型稻”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与示范区,采用化肥、农药、抗生素零使用等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与现有常用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稻谷产量至少提高一倍以上,青蛙、泥鳅、稻花鱼等养殖动物的成活率也提高一倍以上,产量提高1.5倍,亩均纯收入超过万元。

    监制/杨继红 主编/张天宇

    编辑/陈曦

    为巨型稻点赞!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 双向对飞、夕发朝至!京东航空“北京大兴深圳”货运航线开通

      双向对飞、夕发朝至!京东航空“北京大兴深圳”货运航线开通

    • 全蝎疗法发明人——孙纯孝

      全蝎疗法发明人——孙纯孝

    • 科学没有疆界,科学家却有祖国——沪上两位科学家深情讲述动人心

      科学没有疆界,科学家却有祖国——沪上两位科学家深情讲述动人心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