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创新中国网 > 新闻

一名技术工人的转型之路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31日 19:37 来源:营口热线 编辑:谷小金   阅读量:8813   
导读:【新春走基层·围炉思年话变化】刘阿娜是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红领集团)CAD数据中心经理,也是青岛市即墨区最年轻的市级人大代表。“我刚进公司时只是一名打字员,公司董事长张代理说,你去学学服装设计做技术吧。”刘阿娜说,董事长一句话,...

【新春走基层·围炉思年话变化】

刘阿娜是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红领集团)CAD数据中心经理,也是青岛市即墨区最年轻的市级人大代表。“我刚进公司时只是一名打字员,公司董事长张代理说,你去学学服装设计做技术吧。”刘阿娜说,董事长一句话,让她与互联网、大数据和工业化私人定制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8年进厂的时候,公司正从以贴牌生产出口服装为主向开发自有品牌开拓国内市场转型;2000年刘阿娜开始参与服装设计工作,主要是利用电脑辅助软件推版放码,一个打版师傅设计的版样,通过放大缩小变成不同尺码,每个尺码生产几千件。同质化和产能过剩导致服装库存大量积压。正是这种压力倒逼公司转型升级。2005年,酷特开始了工业互联网个性化定制的探索之路。

为了慢慢将工业化私人定制的概念渗透给员工,公司先是扩大了西装的尺码范畴,在专卖店里推出了300多个尺码供顾客选择,后来有了9660个尺码。从刚出生的婴儿到姚明那样的“大块头”,都能在酷特的数据库里找到适合的尺码。

但是,董事长很快提出了更高要求:几秒钟里“一键生成”定制服装;满足每一个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做全球第一的规模化个性定制服装商。刘阿娜与团队一起搞研发,一点点摸索,一点点磨合,啃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上的硬骨头。

2013年,酷特的个性化定制终于与工业化生产体系完美合体,经过不断完善,现在,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顾客都可以随时下单定制酷特的西装产品。“在大数据驱动下,酷特目前可以生成的版型数据组合达到百万万亿。”刘阿娜骄傲地说。

酷特打造的互联网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生态平台已经成功入选国家“双创”平台+生产制造模式变革试点示范项目。截至目前,酷特已经为全国10多家服装企业和80多家传统制造企业输出了“互联网+”工业定制转型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是这个时代给予我超越自我、实现梦想的机会。酷特的示范效应也让我常怀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要为企业发展和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再勤奋一些、再努力一些。”刘阿娜说。

(光明日报青岛1月23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刘艳杰朱楠)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