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创新中国网 > 排行

领先技术因地制宜,平安普惠斩获“网络借贷稳健发展服务商“大奖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9日 17:07 来源:geceo.com 编辑:创新中国   阅读量:5715   
导读: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伴随着移动化、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兴起出现的新的金融生态和金融服务产品及模式,已然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新领域。未来的五年,技术的发展会如何改变金融业态?新金融行业会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哪些金融创新正在迸发?新金融时代...

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伴随着移动化、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兴起出现的新的金融生态和金融服务产品及模式,已然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新领域。未来的五年,技术的发展会如何改变金融业态?新金融行业会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哪些金融创新正在迸发?新金融时代下监管的边界又在哪里?

近日,在《每日经济新闻》举办的ldquo;2017年中国新金融发展高峰论坛rdquo;上,来自监管、学界、企业的众多嘉宾就这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与此同时,在此次论坛上,还评选出ldquo;中国新金融行业50强rdquo;,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实践者,平安普惠获得主榜50强、ldquo;网络借贷稳健发展服务商rdquo;奖项。

2017年中国新金融发展高峰论坛颁奖现场(平安普惠代表:右二)

平安普惠相关负责人表示,ldquo;平安普惠深耕普惠金融领域12年,一直持续进行科技创新,重视风险防控,此次获奖正是得益于优秀的风控体系。过去对借款的风险判断,会从lsquo;还不还得起钱rsquo;以及lsquo;愿不愿意还钱rsquo;两方面进行,这需要基于很多人力和材料证明,当金融遇见科技,颠覆了传统的审批流程,所有东西全部能够用数据替代,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数据做一个综合的判断。rdquo;

金融公司的稳健经营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的,如何在规模和风险之间取得有效平衡,进而盘活实体经济的ldquo;输血rdquo;和ldquo;造血rdquo;功能,是金融业不可回避的责任所在。倚靠平安集团的综合实力,响应国家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平安普惠于2005年就在深圳率先开拓普惠金融业务市场;2007年首创ldquo;保证保险+银行贷款rdquo;的业务模式,支持小微企业主的资金周转需求;2015年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政策,集团将陆金所P2P业务剥离,与旗下的信保和直通贷款整合,成立ldquo;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rdquo;,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在2016年,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平安普惠再次完成升级,提出ldquo;信任就是力量rdquo;的品牌口号,真正将这份信任融汇于服务,产品以及客户的身上。据平安集团2017年中报显示,平安普惠已累计服务554万客户,所服务的借款余额超过2250亿元,已然成为中国普惠金融领域的重要实践者,致力于带给每一个客户提供优质安全、定制化服务,为行业整体稳健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风险控制也成为了平安普惠最为关注的企业发展引擎之一。平安普惠利用金融科技不断完善风控体系,改善用户体验,通过借鉴国际消费信贷行业的领先技术因地制宜,率先引入ldquo;人脸识别rdquo;、ldquo;微表情rdquo;、ldquo;反欺诈模型rdquo;等一系列领先的金融科技线上手段,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建立一张高效的风险管控ldquo;网rdquo;,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更稳健的优质普惠金融服务。

在金融科技的辅助下,平安普惠进一步贯彻ldquo;信任就是力量rdquo;的品牌理念,将线下的金融服务不断地向线上迁移,让金融服务不再被地域,时间所限制。正因为金融的边界被拓宽,更多有需要金融服务的人可以被覆盖到。以平安普惠O2O产品为例,现已实现全线上、无纸化、最快2小时的借款服务体验。除此之外,其拥有的ldquo;信用加油站rdquo;功能已实现100%数据审核授信,以多角度综合评估的方式,为客户提供相匹配的价格和适当的额度,让借款产品转化为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服务。

当前,金融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科技变革。报告强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普惠金融作为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政策,未来平安普惠将推出更为精准的普惠型产品,整合社会资源,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坚持ldquo;小额、分散rdquo;原则,综合运用多种金融服务手段,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信任的力量践行普惠金融,让传统金融未能覆盖人群享受到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助力中国实体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