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创新中国网 > 创业

戴自更:中国出海创业进入转型期,选择“海面”应符合三个标准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8日 19:58 来源:geceo.com 编辑:创新中国   阅读量:4328   
导读:刚刚就任北京文投集团总经理的原新京报社社长戴自更以导师的身份参加了8月17日举办的“寻找中国创客首届泛出海行业峰会”,他在演讲中指出,中国的出海创业已经进入了转型期,工具类应用红利慢慢在消退,复制模式也证明会遇到一定的瓶颈。他据此给国内的出...

刚刚就任北京文投集团总经理的原新京报社社长戴自更以导师的身份参加了8月17日举办的“寻找中国创客首届泛出海行业峰会”,他在演讲中指出,中国的出海创业已经进入了转型期,工具类应用红利慢慢在消退,复制模式也证明会遇到一定的瓶颈。他据此给国内的出海创业者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时间不是创业者的朋友,而是敌人。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首先,留给创业者的出海时间不多了。今年一些IT巨头出海的步伐明显加快,而在浪潮之后,更多的创业者也在谋划出海,留给创业者的窗口期已经非常短,你的对手不再是萌芽状态的本土公司,而是和你一样雄心勃勃的大企业。

其次,出海的时机把握很重要,不是越早越好,太早进入,可能最后会变成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帮别人教育市场;进入太晚,如果布局完成了,仗打完了,你就没有机会了。所以进入这个点的选择很重要,需要仔细的做市场判断。

第二,不是所有的海面都适合扬帆。

虽然海外的市场非常广阔,但真正适合互联网创业的地方,特别是我们输出的地方也不是很多,从区域上看,一定要符合三个标准:当地的经济水平和网络基础设施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和基础;要考虑到宗教、政策、法律方面的风险,至少这些风险是可控的;复制不是优势,本土化才是。

很多出海创业的问题,本质上都是源于创业者不够尊重本地市场,忽略了海外市场独特的个性化的需求。因此,从现在开始,出海也不能单纯地依靠复制,至少要做到:要有本地的生活工作的经验,了解、知道本地互联网的需求;最好是以当地人才作为核心的团队来搭建分公司、本地公司;和当地的政府、相关互联网巨头建立起良好关系,能够帮助你、扶持你或支持你。(人民创投:李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