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创新中国网 > 经济

铜川90后小伙返乡创业养牛助乡亲脱贫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8日 10:56 来源:geceo.com 编辑:创新中国   阅读量:4705   
导读:刘辉给贫困户讲解养牛知识刘辉和村民交流养牛事宜,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刘辉和父亲在一起喂牛贫困户养牛的积极性高了照金镇尖坪村位于耀州、旬邑、淳化三县(区)交界处,地广人稀,村民居住相对分散,收入以种植为主,集体经济相对落后,村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铜川90后小伙返乡创业养牛助乡亲脱贫

刘辉给贫困户讲解养牛知识

铜川90后小伙返乡创业养牛助乡亲脱贫

刘辉和村民交流养牛事宜,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铜川90后小伙返乡创业养牛助乡亲脱贫

刘辉和父亲在一起喂牛

铜川90后小伙返乡创业养牛助乡亲脱贫

贫困户养牛的积极性高了

照金镇尖坪村位于耀州、旬邑、淳化三县(区)交界处,地广人稀,村民居住相对分散,收入以种植为主,集体经济相对落后,村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数在这里长大的年轻人一旦就机会走出去都不会选择再回来。可是,就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有机会离开大山,但是又选择回乡创业,还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就是90后“牛老板”刘辉。

回乡创业 瞄准肉牛养殖

或许是曾经在部队的经历,再加上如今要带领全村人致富奔小康,21岁的刘辉看起来很成熟。当他这个年龄的男生还正在想着怎么享受的时候,他已经开办了自己的养牛场并成立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不仅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更肩负着带领村民脱贫的艰巨任务。刘辉16岁入伍,18岁退伍,本来是有机会留在部队的,可是因为是家里的独子,而且又想回来做点事,减轻父母的负担,再三考虑后,他选择了放弃外面的世界,回到了小山沟。

刚回来的时候,刘辉并没有想着养牛,他觉得养牛投入大、风险高、见效慢,他还是像大多数从部队转业回来的年轻人一样先后打过几份工,可是由于不具备专业的技术,打工就只能凭着自己的一身力气,辛苦不说,工资还不高。再加上长期贩牛的父亲也一直希望他能回来帮帮自己。这时候,有个想法开始在刘辉的心里萌发,开养牛场,养牛。

他和父亲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后,父亲觉得自己有长期贩牛的经验,知道这些年肉牛市场的行情,还认识一些养牛、贩牛的专业户,再加上尖坪村地广人稀,家家都种玉米,不愁牛的饲料,而且村子又紧邻高速公路,运输也很方便。综合考虑了种种养牛必备的要素后,父亲觉得刘辉的想法很靠谱,并表示会全力支持他。

在得到父亲的同意后,刘辉就开始做前期预算,建厂、买牛、买机械等等加起来大概需要40多万元,找亲戚朋友借,贷款筹到了一些钱,家人也是把全部家当都拿了出来,可是还差十多万。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又申请了农机合作社扶持的项目资金12万元,历尽周折,总算是凑够了前期需要的资金。

2015年3月,刘辉着手流转土地,建厂,买打草机、打苞机等器械,又去旬邑买了80多头秦川牛,就这样,占地24亩的养牛场在刘辉的努力和坚持下总算初具规模。硬件条件必不可少,可软件条件才是核心。为了能多掌握一些养牛的知识,在当地畜牧站的推荐下,刘辉又去了位于泾阳的陕西省农业干部学院免费学习了1个月的有关配种、兽医等常用知识,并和陕西省家畜改良站签订了陕西省秦川牛三元杂交组合试验基地,将自己的“秦川牛”和长势更快、成活率更高、价格也更贵的“LQ一号”品种的牛进行杂交实验。如果成功的话,也能提高刘辉养牛场的知名度,一切看起来都充满着希望。

几多艰辛 创业坚韧不拔

刘辉说,前期建厂、买牛的过程还挺顺利,而且牛买回来后也比较适应当地的各种条件,长势也挺好,他就逐渐放松了警惕,觉得不会再出什么问题。可是没有什么事情会是一帆风顺的,成功的路上总会经历一些困难,刘辉也不例外。

2015年8月,刘辉开始为牛储备过冬的青储玉米,由于缺乏经验,他将200吨的青储玉米堆放在场房里,而且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谁能想到,没过几天200吨玉米就被老鼠全部糟蹋了,这不仅给刘辉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意味着牛一时没了过冬的草料。刘辉说:“当时的他看着被老鼠糟蹋的200吨玉米,真是不知道该恨自己还是恨老鼠。”可是两年当兵的经历也塑造了刘辉不怕困难的顽强意志,他调整好心态后,又紧急雇人,到本村和邻村去收了1000多亩地的玉米秸秆,尽管秸秆的口感、营养都比不上青储玉米,可是总算解了刘辉的燃眉之急。

说起这段经历,刘辉说:“吃一堑长一智,虽然这件事给我造成了损失,可也让我学会了如何给牛储存过冬的草料,也让我明白了养牛不仅仅要费力气,更要多动脑子,多学知识。”这件事后,刘辉闲下来就翻阅有关养牛的书籍,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向当地的兽医学习,定期给牛体检。

有了刘辉的精心照顾,这80多头牛长势格外的好,还产出了小牛仔,2016年11月,刘辉养的牛第一次出栏,共出栏了9头小牛仔,挣了两万多块钱,这也是刘辉的养牛场见到的第一份收益,虽然钱不多,可也意味着一个良好的开端。

尖坪村虽然很多人都养牛,不过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牛贩子就不愿意来,而且收牛的时候也会故意压低价格。刘辉了解到,很多地方响应国家的扶贫政策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而且效果还挺好的,他心想,如果我也能成立专业合作社,这样不仅能扩大养殖规模,吸引牛贩子前来收牛,而且统一养殖,不仅会减轻购买草料等的成本,还能提高肉牛的品质,这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嘛。

于是,他征求了村里其他4户养牛较多的村民的意见,分析了其中的好处,大家都同意联合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扩大养牛规模。说干就干,刘辉第二天就跑到镇政府了解成立合作社的条件,在镇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2016年8月,合作社正式成立,刘辉任法人。

合作社成立了,养牛场规模扩大了,刘辉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养牛场里不仅仅有自己的牛,还有别人的30多头牛,刘辉更是打起了十分的精神侍弄这些牛,生怕他们再出什么问题。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2月,接连而至的几场大雪,把刘辉2000多平方米的牛棚全部压塌,还压死了4头牛,压伤了2头牛,损失了近30万元。

这也让刘辉的努力付诸东流,他又要重新开始。刘辉说:“看着被压塌的牛棚,想想前面付出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现在都打了水漂,是真想放弃呀,可是哪能放弃,欠了人家一屁股的债,靠卖了这些牛也还不上多少,再说,如果放弃了我能干啥,难不成再出去打工?”思前想回,刘辉咬咬牙,给父亲和合作社的其他养牛户说,“重建厂房、接着干。”

照金镇政府工作人员在了解到刘辉的困难后,也非常关心他和他的养牛场,经常来养牛场了解情况,还帮助刘辉申请到了就业局的10万元小额贷款,刘辉用这笔钱又把牛棚重新建起来了,虽然面积比以前小了许多,可是,这个坎儿总算是过去了。

不忘初心 带领村民致富

为了坚定这个90后小伙子养牛致富的决心,让他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镇、村干部组织尖坪村、代子村共74户贫困户和刘辉的合作社签订了贫困户精准扶贫肉牛养殖协议,刘辉用国家给每户贫困户一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为贫困户购买两头肉牛,贫困户可以选择把肉牛领取回家自己养,达到销售条件后由合作社负责统一销售,也可以选择让合作社代养,选择代养的贫困户可领取每年1000元的保底分红,并且卖牛所得收入也归自己所有,合作社向贫困户提供的牛在一个月之内由于疫病死亡的,合作社承担赔偿责任。

精准扶贫肉牛养殖协议的签订,一方面帮助刘辉扩大了养殖规模,但也意味着他必须担负起更大的压力和风险。74户贫困户中选择代养的有14户,另外60户都选择自己养,刚买回来的牛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死了两头,刘辉从自己养的牛里挑了最好的两头赔给贫困户。

平时,他不仅要照顾养牛场的牛,还要经常去贫困户家里给他们的牛体检。刘辉说:“既然签订了协议就要负起这个责,而且这些贫困户就指着这牛改善自己的生活,我得让他们顺利地把牛养大,卖出去,不能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

说起这些肉牛,刘辉就像说自己的娃娃一样自豪,他说:“我们合作社的肉牛,吃的饲料都是农民自己种的紫花苜蓿、玉米,因为它们都是山区牛,我还会定期去山上放牛,让它们保持适度的运动量,这样牛的长势会更好,而且肉质更鲜美。”刘辉也的确是在这些牛身上下足了功夫,刘辉的养牛场整洁有序,有专门的储粪棚储存牛的粪便,粪便会免费提供给村民作为农家肥,这不仅解决了养牛场的卫生问题,也为村民做了件好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合作社存栏牛有150多头,预计年底将出栏20多头,刘辉的肉牛也因为它的好品质吸引了很多公司前来考察,合作社并准备与西安一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他们长期提供肉牛。

刘辉的创业之路越走越顺,越走越宽,可是他还记挂着村里其他贫困户。他说:“我们家以前也受到过村里其他人的帮助,都是乡里乡亲的,如今我也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

于是,合作社刚一成立,刘辉就吸纳了本村的贫困户来养牛场打工,长期雇佣的有4个人,每人每月2000元钱,管吃管住,忙的时候再雇人,最多的时候一天雇了20多人来干活,男工每天120元,女工每天90元。

60岁的贫困户王有学,老伴和孩子身体都不好,家里就靠种几亩玉米和自己出去打零工维持生活,可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找零工也越来越难,家里的生活越来越窘迫,合作社成立后,他家不仅入了社,把两头牛交到这里代养,王有学还到养牛厂打工,日子也好转起来。

“在这儿打工每月管吃管住,还有2000元的收入,每年还有分红,牛放在这里养我也不用操啥心,家里有事我还能照应上,心里高兴得很呐。”王有学说。

谈起今后的打算,刘辉这个90后小伙很有想法,他说:“因为牛仔投入少,见效快,风险也相对较低,我想把我们的合作社打造成专门卖小牛仔的基地,并且建立固定的销售渠道,让大家的牛不愁卖,以后还想再多带动一些贫困户,带领他们一起脱贫致富。”(本报记者 贺琳)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