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创新中国网 > 新闻

有关科技的主题日,你能说出几个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30日 15:29 来源:中新网 编辑:谷小金   阅读量:7704   
导读:嫦娥探月、北斗组网、蛟龙深潜……细数中国近年来的科技成就无不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成为这个时代最闪亮的“星”袁隆平和钟南山早年同台视频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

嫦娥探月、北斗组网、蛟龙深潜……

细数中国近年来的科技成就

无不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

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

成为这个时代最闪亮的“星”

袁隆平和钟南山早年同台视频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5月30日

我国科技创新活力泉涌

正朝着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目标奋勇前进

你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

有关“科技”的主题日吗?

快来看看吧!

世界气象日

3月23日

1947年9月,国际气象组织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审议和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1950年3月23日,在这一公约正式生效后,国际气象组织更名为世界气象组织,并在1951年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把每年的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

2020年3月23日是第六十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气候与水”,旨在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气候与水的关系,关注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气候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对水产生的重大影响。

中国航天日

4月24日

2016年起,国务院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选择这一天,是因为1970年的这一天,长征一号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拉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序幕。

2020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是第五个航天日,活动的主题为“弘扬航天精神,拥抱星辰大海”。今年是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也公之于众。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

世界知识产权日

4月26日

2000年10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35届成员大会系列会议通过了中国和阿尔及利亚1999年共同提出的关于建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提案,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以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

2020年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将创新以及支持创新的知识产权置于打造绿色未来的工作的核心。原因就是,我们今天做出的抉择将决定我们的未来。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必须爱护它。

世界电信日

5月17日

1969年5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第二十四届行政理事会正式通过决议,决定把国际电信联盟的成立日——5月17日定为“世界电信日”,并要求各会员国从1969年起,在每年5月17日开展纪念活动。

2020年5月17日是第51个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今年的主题为“连通目标2030:利用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实现”,呼吁各国利用ICT作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要驱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国际博物馆日

5月18日

国际博物馆日是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旨在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的活动,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确定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协,随后每年均组织纪念“国际博物馆日”的相关活动。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国际博协对此进行阐释:在日趋极端化的环境下,多元与包容面临挑战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虽不是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所独有的,却因为社会对博物馆的高度重视而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来源: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

世界计量日

5月20日

世界计量日是一个年度性的活动,全球80多个国家在此期间庆祝计量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1875年5月20日《米制公约》的签署,标志着全球计量领域合作的正式开启。这一天也因此被定为世界计量日,以表纪念。

今年“世界计量日”国际主题为“测量支撑全球贸易”,旨在提高人们对测量在全球公平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认识。为体现计量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的支撑保障作用,中国确定特别主题为“计量精准战‘疫’、助力复工复产”。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5月22日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由各方签署,并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该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和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

鉴于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势,联合国202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相关活动首次通过在线方式举行。活动主题为“我们的解决方案在自然中”,强调通过各层面共同努力建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未来生活的重要性。

5月30日

世界环境日

6月5日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1972年6月5日至16日,113个国家的1300名代表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这次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发出了“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号召。会议因此成为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了纪念斯德哥尔摩会议和发扬会议精神,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建议把大会开幕的日子——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已被正式确定为聚焦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主题具体为 “关爱自然,刻不容缓”(Time for Nature)。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每年在世界环境日举办活动,来鼓励全球范围内的环保意识和行动。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在这一天会举办相关的庆祝活动。

人类月球日

7月20日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荒漠的月球上首次留下人类足迹。他们在月球迈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文明迈出的一大步。为纪念第一次登月成功,每年7月20日就成为"人类月球日"。

2013年12月14日,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中国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

11月11日(11日所属一周)

每年的11月11日所属的一周,是国际科学与和平周。1988年12月第43届联大通过一项决议,将每年11月11日所在周设立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在这一周里,各成员国举行活动宣传科技在保持世界和平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而努力。

自1989年起,由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联合各人民团体、民主党派、工商联、科研院校和包括光明日报在内的新闻界等几十家单位,共同举办以“发展科学、振兴中华、保卫和平、造福人类”为主旨的“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每年一届,并且都设置了一个具体的主题。

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中国人要圆“中国梦”

科技当仁不让地成为引擎

也将勇担重任、勇攀高峰

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来源:科技日报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国家知识产权局、文物局网站、计量司、中国电子学会等

科技日报 岳靓 综合报道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报道